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系始于1921年竺可桢先生创建的地学系,设地理气象和地质矿物两个专业。1930年,原中央大学的地理专业独立成系。1949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更名为南京大学地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并入原浙江大学地理系、四川大学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的部分师生。1954年,在国内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学专业,之后,又先后在国内率先成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自然资源(陆地水文,之后调整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2015年,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需求,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整合自然地理学相关专业方向,成立自然地理学系。全系现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教授9名,副教授11名,讲师、专职科研人员及其他教师系列8名,在校研究生120余人,本科生70余人。
本系拥有自然地理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设有自然地理学国家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硕士点。本系围绕“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国际化”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服务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体系,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如李吉均、王颖、陈毓川、周成虎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抒、鹿化煜等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在科研方面,本系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密切结合国家建设发展,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地表过程与环境和水土资源为中心,研究地貌、水文、土壤、气候、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过程和发展规律。在中国环境格局与自然区划、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变迁、全球变化与人类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演变、南水北调及喀斯特地貌发育规律等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重要奖励。近五年来,新增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科学基金会、德国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等20余项;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EPSL、JGR、和《中国科学》等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300余篇。本系拥有光释光测年实验室、锆石U-Pb测年实验室、树木年轮气候实验室、花粉分析实验室、水土模拟实验室等先进实验平台。
展望未来,全系教师将秉承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实现新的科学突破,为地 球表层系统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